首页 雄安新闻

凝聚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的强大力量——雄安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综述-中国雄安官网

2023-12-06 14:24 共有0 条评论 311 Views

  中国雄安官网12月6日电 思想之旗引领新的征程,理论之光照亮奋进之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举旗定向、正本清源,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指明前进方向。

  雄安新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深刻领悟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突出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雄安新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自觉承担起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推动宣传思想文化领域不断取得新成效,为新区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和精神动力。

  高擎思想旗帜,凝聚党心民心,激励雄安广大建设者感恩奋进

  充满深情,寄予厚望。

  今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到雄安新区视察。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第三次到雄安新区视察。深情嘱托、巨大鼓舞,带给新区人民团结奋斗的无穷力量。

  雄安新区召开党工委委员(扩大)会议,认真传达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雄安新区考察并主持召开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座谈会、在河北考察并主持召开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座谈会时发表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学习贯彻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精神,研究新区贯彻落实意见。

雄安新区党工委管委会。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供图

  在雄安新区党工委的有力推动和引导下,雄安大地掀起新的学习热潮。

  高擎思想旗帜,雄安新区宣传思想文化战线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北重要讲话精神作为重中之重,引导新区上下深学细悟笃行,凝聚党心民心,筑牢共同思想基础。

  ——提升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质效。围绕党的二十大、主题教育、新区设立六周年等重要主题,组织召开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会议11次。优化理论学习菜单式服务机制,及时为党工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成员配发书籍、推送理论文章。用好“第一议题”制度,推动新区各级党组织及时学、跟进学。

  ——用心用情做好理论宣讲。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新区建设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通过紧跟领袖足迹深入讲、围绕中心工作融合讲、深入基层一线广泛讲等方式,持续擦亮雄安创新大讲堂、雄安“理”享汇、“理响雄安,双争惠民”等宣讲品牌,线上线下覆盖400万余人次。

第三十四期雄安创新大讲堂现场。中国雄安官网李鑫 摄

  ——推进哲学社会科学繁荣发展。完成2022-2023年度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立项工作,累计立项72项课题,编发《雄安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专报》,切实发挥服务大局、资政建言的作用。

  以理论大学习、思想大武装推进事业大发展,新区党员干部群众汇聚起感恩奋进、团结奋斗的强大力量。

  放大主流声音,弘扬正能量,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不断提升

  高奏奋进主旋律,传播雄安好声音。

  雄安新区宣传文化系统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新区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并举,积极与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中央、省级重点媒体沟通、协调,推出了“雄安答卷”等主题报道、新闻报道集、新闻专报,进一步巩固壮大了主流舆论,为新区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舆论引导和氛围支持。

  今年1月至12月,各级媒体共刊发(播)涉新区稿件16.35万篇,同比增长约50%;“习近平在河北雄安新区考察”等相关微博话题阅读量超2亿人次;可统计全网新区相关信息量超过95万条;精心组织撰写的7篇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系列“雄言”评论文章,在社会各界引发强烈反响。

  重大主题报道浓墨重彩、有声有色——

  雄安新区宣传网信局组建跨部门协作机制和内部工作专班,统筹主流媒体和自媒体力量,围绕主题教育、中央一揽子特殊支持政策、“雄才十六条”政策发布、百所高校雄安行、百所科研院所雄安行、河北雄安行政区划代码133100正式用于户籍管理工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开工、作风建设大会等重大主题,刊发(播)系列重磅报道,并主动设置话题、频上头条热搜,持续放大主流声音,全力为新区建设发展保驾护航。

雄安新区举办“百所高校雄安行”活动。刘向阳 摄

  聚焦雄安新区设立六周年,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等上千家媒体平台参与报道,刊发重点报道5600余篇(条),全网信息量近20万条,“雄安新区设立6周年”等热点话题占领各大网站、客户端首页首屏,全面展现了新区建设发展重要阶段性成果。

  高标准摄制《“华北明珠”重放异彩》专题片;高质量打造《这里是雄安》宣传册;创新推出“秒懂雄安”科普视频、《我和我的雄安》系列短片等20余部宣传视频;精心打造“雄安创新榜”“雄安人物志”“雄安故事汇”等原创精品栏目,展现发展成果,提振精气神。

  让网络空间成为凝聚共识的新空间——

  雄安新区持续提升网络综合治理能力,净化网络生态,强化与受众的连接,切实走好网上群众路线,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网络空间的正能量更强劲、主旋律更高昂。

  持续发掘优秀视频制作者加入自媒体联盟,携手北京地区网络名人、省内网络大V开展“两翼齐飞看发展”网络宣传,创新开展白洋淀“新形象”等主题宣传活动,全网累计阅读量突破2亿人次。建立健全人民网留言办理“月提醒、季通报、年考核”工作机制,累计办理网民留言780余件。

  引领塑造向上向善价值风尚——

  雄安新区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在新建片区开展“悦居容东”“幸福容西”等行动,引领回迁群众全面融入新生活;开展“双争有我丨雄安好人”宣传推选活动,不断完善典型选树机制,2人入选“中国好人榜”,1人获评第九届河北省道德模范,13人上榜“时代新人·河北好人”;广泛开展文明实践活动,持续提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水平,初步构建全面覆盖、协调贯通的新时代文明实践综合服务体系。

雄安新区容西片区举办“迎国庆 唱红歌”合唱比赛现场。中国雄安官网发

  多维度提升对外宣传影响力——

  健全完善宣传工作机制。优化每月媒体策划会制度,用好月度宣传报道意见,加强新闻发布及政策解读;与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专业舆论研究、城市形象策划机构对接,借助理念新、会创新、懂宣传的“外脑”,更好地展现雄安形象。

  持续拓宽对外宣传渠道。在北京日报开设“两翼齐飞看雄安”专栏,在北京电视台《京津冀大格局》栏目中增加新区播报内容。协调人民网推出“雪晴带你看雄安”系列节目,对雄安标志性点位、重大政策、创新应用场景开展多元化、碎片化、个性化解读。

  传承历史文脉,擦亮文化名片,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持续繁荣发展

  今年4月,第二届雄安·雄州文化艺术节成功举办,吸引当地群众和周边游客30万人次,实现综合收入2700万元,打造了雄安新区一场文化盛会、产业盛会。

第二届“雄安·雄州文化艺术节”开幕式现场。中国雄安官网李鑫 摄

  放眼雄安大地,文化旅游深度融合,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实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新时代文化事业生机盎然。

  宋辽边关地道、鄚州大庙等传统景区景点提档升级,郊野公园、悦容公园等一批新建城市公园游园成为新兴打卡地,雄县黄湾村、安新县马堡村等一批乡村游点位成为周末好去处,全域旅游格局初步形成并不断完善。

悦容公园。中国雄安官网牛思佳 摄

  广泛开展体育惠民工作,建设健身设施232处,建成足球场47个,累计组织群众性体育赛事2231场次,带动49.86万人参与。雄安马拉松突出“体育+文化+旅游+公益”融合发展理念,成为网红IP。

2023中国人保雄安马拉松在雄安城市计算中心鸣枪开跑。中国雄安官网高盟 摄

  近年来,雄安新区坚持全面系统保护好文物和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不断擦亮雄安城市文化名片。

  持续挖掘、梳理和研究三贤文化、白洋淀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健全完善全民参与的非遗保护机制,芦苇画、京簧竹刻等非遗项目亮相《非遗里的中国·河北篇》。组织举办“北京优秀演艺进雄安”系列活动,指导三县和新建片区开展各类活动850余场,超20万人参与。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

  《白洋淀上》《浪潮》正式发布,原创音乐剧《星辰》国庆期间正式首演,推出民族管弦乐《雄安》、现代京剧《雄安人家》《小兵张嘎》、河北梆子《荷花淀》、杂技剧《追梦·雄安》、交响音画《荷花淀·随想》等优秀舞台作品……新区原创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文学作品《白洋淀上》。中国雄安官网赵伟彤 摄

  文化硕果,百姓共享。创新开展“记得住乡愁专项行动”,推动乡愁数字化、智能化、可视化、实景化应用,构建群众可追溯、可回忆的多触角场景。成功打造云鹤轩鲁晓波艺术工作室,推进著名书法家张旭光等名人名家工作室建设。面向社会发放2000张文化惠民卡,持续开展全民阅读活动,群众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越来越足。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

  雄安新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将切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奋力开创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为雄安新区建设“妙不可言、心向往之”典范城市,凝聚起强大的宣传思想文化力量。(李连成、徐华)

来源:http://www.xiongan.gov.cn/2023-12/06/c_1212311514.htm

点我=>在线申请雄才卡
点我=>"雄才卡"历届审核通过名单公示合集


雄才卡官网为您准确、及时提供“雄才卡”相关资讯信息。
所有文章来源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联系531729535@qq.com删除。

发表评论

 
  1.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