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安榜样丨2023年11月“双争有我·雄安好人”名单公布-中国雄安官网
近日,2023年11月“双争有我·雄安好人”名单公布,经三县和各单位推荐,共有4人上榜,具体名单如下:
2023年11月“双争有我·雄安好人”名单
敬业奉献好人:刘文勇、张林杰
助人为乐好人:严靖波
孝老爱亲好人:吴杏君、梅雪
他们用行动诠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是引领社会文明的道德力量。
实干担当修水利,坚守一线护安澜
敬业奉献好人。刘文勇,男,1985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雄安集团生态建设公司水利事业部部长。
刘文勇,长期在央企从事水利建设,曾获评国家电投集团劳动模范。2019年看到雄安招聘信息后,他毅然放弃优渥待遇,成为新区水利事业的一名建设者。面对水利工程项目多、工期紧、任务重,他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白天在一线现场调度协调,晚上挑灯补习新区规划、景观绿化等专业知识。坚持“风雨无阻、日夜兼程”工作作风,推动白沟引河右堤防洪治理、容东片区截洪渠二期、潴龙河连通马棚淀水域工程等重点项目,顺利完成节点目标任务。
刘文勇落实“补水、治污、防洪”三位一体要求,高标准、高质量统筹推进35个水利防洪排涝项目建设,为构建新区防洪排涝安全体系做出重要贡献。生态防洪堤建设过程中,他充分考虑应用场景,将花园、绿美节点等延伸修建到村边、路口,让周边群众共享发展成果。还打造联合慢行系统,为居民和游客提供可漫步、慢跑、休闲骑行的沿堤亲水环境空间。
2023年7月底,面对强降雨、上游洪峰的双重压力,刘文勇五天五夜废寝忘食、始终盯守在最前线。他成立应急抢险小组和党员先锋队,昼夜奋战,实时调度截洪渠二期泵站启闭,将截洪渠水位控制在安全线以下;还一刻不停冒着大雨,奔波在防洪一线排查风险。期间,各项水利工程未出现一处管涌、渗漏、险情,有效保证新区内外防汛安全。
百淀巡回化纷止争 水上法庭温暖人心
敬业奉献好人。张林杰,男,197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安新县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白洋淀人民法庭庭长。
1991年到安新县法院工作以来,张林杰的办案数量一直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被评为优秀审判员。2016年,张林杰勇挑重担,依托在水区乡镇、主要景区设立的七个巡回审判点和一艘巡回审判船,迅速完成白洋淀人民法庭筹建工作。
白洋淀人民法庭承担着近10万水区群众和广大游客的诉讼服务。张林杰主动打破“坐堂问案”审判方式,在每一个巡回点上都公布自己的电话,披星戴月、顶风冒雨常年穿梭在白洋淀水村、淀泊、码头、航道,使水区群众茶余饭后即可在“船上法庭”表达诉求、协调利益、保障权益。办案过程中,他应用“录音录像”和“庭审直播”为一体的移动便携式数字法庭系统,实现审判活动全程留痕,保证诉讼审判和调解阳光记录,极大提高办案效率,节省当事人的人力物力财力。白洋淀人民法庭也被水区群众和广大游客誉为群众身边的“便民法庭”和“阳光法庭”。
张林杰和同事创立“巡回审判、便民利民、多元化解、定分止争”多元解纷机制,累计诉讼外调处民事纠纷近800起,辖区民事案件从设立之初的年均400件下降到200件左右,使矛盾纠纷化解在当地,处理在诉前和萌芽状态。该做法也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第四批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典型案例。
微光大爱热心肠 以身立行暖冬天
助人为乐好人。严靖波,女,1982年9月出生,群众,容城县贾光乡王家庄村村民。
严靖波热心公益,积极主动参加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等,力所能及地帮助身边人,受到村民、朋友的一致称赞。曾上榜“容城好人”。
一次接孩子放学时,严靖波看见有的孩子使用肩背式书包活动不便。于是,她在听取老师和孩子们的想法后,自掏腰包为村里小学生制作200多个书袋,之后还时常给学校的孩子们捐赠各种学习用品。2021年秋天,有村民脑血管瘤需要资金做手术,她得知消息后,便带头组织捐款,最终为患者筹集了数万元的爱心善款,手术得以顺利进行。为方便村民出行,每年大雪过后,天还未亮,她就会早早拿上铲子、扫帚等清扫工具,开始清扫街道、路口小巷,还自掏腰包购置大粒盐,撒到道路上,加速路面积雪融化,方便村民出行。
容西回迁、村里志愿活动……总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长期以来,严靖波以自己的平凡善举折射微光大爱,感染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妯娌姐妹十四年如一日,照顾瘫痪卧床公公
孝老爱亲好人。吴杏君,女,45岁;梅雪,女,37岁,妯娌俩是雄县雄州镇崔村村民。
2008年,妯娌俩的公公突发脑梗,不但花光了所有积蓄,还借了不少的外债。祸不单行,吴杏君丈夫也突发脑梗,瘫痪在床。妯娌俩开始没日没夜地照顾家中的两个病人。
就在公公做完手术,吴杏君丈夫病情稳定下来的时候,梅雪丈夫却突发心梗离世。时隔三年,瘫痪在床的吴杏君丈夫也不幸离世。面对上有老、下有小的困境,妯娌俩用微弱的肩膀,默默地扛起了一个家。公公手术后一直瘫痪在床,妯娌俩便在客厅临时搭床,日夜守候,精心为老人准备一日三餐,喂老人吃饭、换洗衣物、端屎端尿等。
为了更好地照顾瘫痪在床的公公,维持家庭、抚养孩子,妯娌俩经过公公同意后,以共担赡养义务为前提,先后再婚。虽然日子过得拮据,但她们和孩子、再婚丈夫一起,依然对公公不离不弃,精心照护近10载。
吴杏君、梅雪妯娌俩失去第一任丈夫的时候,一个20多岁、一个30多岁。她们用14年的坚守,照顾瘫痪的公公直到去世。虽然岁月磨损她们的青春,但是心灵的魅力却无与伦比。
来源:http://www.xiongan.gov.cn/2023-12/21/c_1212318293.htm
转载请注明出处: 雄才卡官网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ww.xiongcaika.com/5072.html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