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不褪色 奉献未来城——雄安新区优秀退役军人事迹
在雄安新区这片充满活力的土地上,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曾身着戎装,守护家国安宁,如今褪去军装,依然在各行各业续写忠诚与担当。从应急救援的一线到乡村振兴的田野,从工程建设的现场到创业创新的赛场,他们将军旅生涯中锤炼的忠诚、坚韧、勇敢、奉献精神,转化为服务“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建设的动力。
为进一步激发全区广大退役军人积极投身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热情,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新区党工委管委会特推出“退役不褪色 奉献未来城——雄安新区优秀退役军人事迹介绍”报道,集中宣传退役军人在投身新区建设的岗位上永葆本色、奋发有为的感人事迹,以榜样力量激励更多退役军人不忘初心、再立新功,在平凡的岗位上续写不平凡的故事,为推进雄安新区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高质量疏解发展贡献更大力量,在全区范围内进一步营造尊崇退役军人、学习先进楷模的浓厚氛围。
优秀退役军人盛智平
盛智平,男,汉族,1963年出生,中共党员,2019年到雄安新区任雄安集团安全总监,现任雄安新区应急管理协会会长。1981年至1986年服役于原铁道兵一师三团,曾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道德模范、河北省最美退役军人、中国铁路六大通道建设“青年功臣”、国家铁路局优秀共产党员、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先进工作者、铁道部直属机关优秀党务工作者、铁道部直属机关建功立业先进工作者。
他将“忠诚、担当、奉献”的军人本色融入职业生涯。2005年中国进入高铁时代,他主动请缨担任武广、京沪高铁质量监督站站长,为京沪高铁4小时直达提供质量保障。2010年转战哈大铁路期间,攻克高寒路基冻胀等技术难题,为中国高铁发展作出贡献。
2019年,他放弃国家铁路局正局级职务,来到雄安任雄安集团安全总监。期间带领团队奋战一线,探索建立雄安集团质量安全管理体系,为全国大规模城市建设提供了范本。创新将“6S”精致管理理念与集团安全质量管理措施相结合,提出“三实三优”精致管理理念,并引入区块链技术,实现了雄安集团建设项目“零事故”。为培养更多专业人才,他牵头组织项目经理研修班,五年间将安全质量队伍从几人发展为3000余人的专业团队。2023年退休后,仍坚守雄安新区应急管理协会会长岗位,持续为新区安全治理贡献力量。
优秀退役军人刘术涛
刘术涛,男,汉族,1976年出生,中共党员,2017年3月到雄安新区工作,现任河北雄安新区党群工作部部务会成员,政协工作联络办公室党组成员、副主任,雄安新区总商会副会长兼秘书长。1993年12月至2005年3月服役于新疆军区69065部队,曾荣立三等功4次,2021年被雄安新区党工委评为优秀共产党员,2022年被雄安新区管委会授予“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他积极践行群众路线,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坚持走访慰问,累计到企业、乡村、特殊学校慰问300余人,与基层建立了良好的干群基础。先后6批次组织新区公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群众工作辅助人员等招聘工作。对刚入职的年轻同志注重传帮带,业务上指导、能力上提升、思想上历练。参与组织新区首次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征集工作,为新区发展提供人才智力支撑。推动成立雄安新区总商会,打造“雄商品牌”,促进商企共建。积极搭建政企、银企、企企交流合作平台,累计邀请、服务600多名企业人士聚雄安、促发展,为新区民营经济发展贡献智慧。
优秀退役军人杨国军
杨国军,男,汉族,1975年出生,中共党员,2017年9月到雄安新区工作,现任雄安雄商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1993年12月至2003年10月服役于武警河北总队衡水支队,荣获“全国模范退役军人”“河北省纪委先进工作者”“河北省债务审计先进个人”“河北省优秀退役军人”等荣誉。
他以军人特有的忠诚担当、纪律意识和攻坚精神,在雄安新区建设征程上树立起新时代退役军人的标杆形象。在新区设立之初,他便主动请缨投身新区建设,以“开路先锋”姿态组建雄安集团审计部,主持制定10余项审计制度,搭建了集团早期内部审计管理体系。
他始终牢记“团结就是力量”的军人信条,创新构建党群管理、组织人事、纪检监督、品牌宣传四大体系,并建立专班攻坚机制,推动各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为重大项目建设凝聚起强大合力,高标准高质量推动启动区城市客厅形象展现。
他发扬“严细深实快”的作风,践行“一线工作法”,带领团队连续三年超额完成年度建设任务。特别是在京雄快线274米地下工程等“硬骨头”上,他以“动作要快、马上就干”的军人效率和“不怕苦、不怕累”的铁军精神开展蹲点调研,推动项目取得突破进展,用实际行动诠释了“退伍不褪色”的庄严承诺。
优秀退役军人赵志芳
赵志芳,男,汉族,1974年出生,中共党员,2017年3月到新区工作,现任雄安新区容东管委会卫健教育局负责人。1993年8月至2007年3月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94005部队,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转业后曾多次获得嘉奖,获得2020年度河北省政务服务系统“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十佳个人、2020年度雄安新区优秀党务工作者,2022年他领导的容东管委会公共服务处获得河北省体育系统“争创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十佳集体。
他始终保持军人忠诚担当的政治品格,将部队淬炼的优良作风融入雄安新区服务一线。2017年新区设立之初,他参与筹建新区政务服务中心,用一年时间完成从功能设计到正式运营;承接339项省级行政许可,实行“一枚印章管审批”;编制4221项政务服务“三级四同”清单,压缩时限54%;开发上线雄安新区政务服务网、“政通雄安”APP和微信公众号,561个事项“掌上办”,用行动擦亮“雄安服务”品牌。2022年调入容东管委会后,他始终牢记军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精准建立15类4342人政务服务底账,开展170余场文体活动,惠及1.5万余人次;推动兴安卫生服务中心开诊运营,组织25场健康科普讲座,将健康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创新“社区书记+园长”双轨督学机制,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监管,为儿童健康成长织密“安全网”。
优秀退役军人高松
高松,男,汉族,1982年出生,中共党员,2017年10月到雄安新区工作,现任雄安新区营商环境局审批管理一处负责人。2001年9月至2012年3月服役于第二炮兵96162部队,曾荣立三等功4次,2019年荣获新区“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个人,2022年荣获雄安新区全面深化改革先进个人。
初到雄安,他以“归零心态”从头学起,办公桌上堆满政策文件,电脑里存着上百份学习笔记,每天早到一小时研读政策,晚上整理心得。几年来,他牵头编辑政策汇编、业务指南等二十余本,培养业务骨干十数名,成为商事登记领域的专家。
他推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企业开办压缩环节83%,缩短时间87%;创新“跨省通办”服务,建立京雄数据共享通道,让企业迁移更便捷。参与制定的跨省迁移标准获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认定,多项改革举措全省推广,先后6次获得新区改革创新奖。带领团队开展“政务服务进园区”活动,推出“定制化”服务套餐,累计走访企业300余家,解决困难百余件。疫情防控期间,推行“不见面审批”,确保了服务“不断档”。
八年来,高松持续发扬“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军人特质,不仅见证了雄安从“一片地”到“一座城”的巨变,也在这片热土上实现了自我蜕变。
优秀退役军人王思南
王思南,男,汉族,1986年出生,中共党员,2009年退役到容城,现为容城县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股职工。2004年11月至2009年11月服役于东海舰队航空兵部队,2025年4月24日荣获“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
他作为退役军人,始终保持军人本色,像雷锋那样无私助人、奉献爱心,工作生活中勤奋敬业、担当作为,在平凡中绽放着光彩。为拯救一个素不相识的血液病患者的生命,王思南于2025年4月捐献了造血干细胞,给他人送去生命之光。捐献完成后,王思南成为了中华骨髓库第19908例、河北省第839例、保定市第73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2017年4月至2019年7月在晾马台镇东北阳村驻村期间,为了驻村工作顺利开展,他平时很少回家,吃住在大队部,深入到群众家中进行走访,与群众和村干部打成一片,了解群众呼声,为群众解决实际困难。2019年7月至2024年9月参与了新区多次征迁回迁工作,分别负责胡村、大河、留通、平王、东河、段庄、白龙、白塔、复兴庄、西牛等10个村,共计200余户400余名群众的征迁回迁工作。工作期间,他兢兢业业、履职尽责,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面对各种诱惑和考验,王思南始终保持清醒头脑,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以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的实际行动,维护了市场监管干部和退役军人的良好形象。
优秀退役军人刘闯会
刘闯会,男,汉族,1962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1981年4月退役到安新县,现任安新县端村镇马堡村党支部书记,1979年12月至1981年4月服役于原中国人民解放军51264部队,先后获得河北省千名好支书、抗击非典优秀指挥员、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河北省第三次农业普查省级先进个人、河北省乡村振兴“百名好老兵”、雄安新区“最美退役军人”、安新县“时代新人、安新好人”等荣誉。
心系群众,办好实事好事,做好人民“公仆”。他始终将群众冷暖挂心头,深入群众了解“急难愁盼”,他常与村民唠家常、听民声,面对纠纷和信访问题,他总是主动介入、妥善化解。爱岗敬业,坚持久久为功,勤拿村庄“扫帚”。他组织实施道路硬化、绿化、亮化、监控安装等项目,将荒地打造成占地800平方米的“家门口”足球场,利用旧厂房改建为“老年食堂”,建成约6000平方米的倒排生态公园,实现污水再利用。实施生态清洁小流域治理项目,建设生态浮岛,持续提升全村人居环境。奔竞不息,聚力干事创业,争做发展“引擎”。他带领村民成立古杨柳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公司+农户”的模式运营,发展食用菌种植产业,带动村民增收。引入龙头企业投资2000万元,建设占地200亩的“淀夏营地”,打造集休闲、美食、露营于一体的文旅项目,激发村集体经济活力,探索“家门口就业”新模式。
来源:https://www.xiongan.gov.cn/20250802/b921a981aefc4adfb1929d59f6fdc1e8/c.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 雄才卡官网
本文的链接地址: http://www.xiongcaika.com/14305.html
还没有任何评论,你来说两句吧